销售未审定种子承担刑事责任吗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0-2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种子在大面积播种之前,需要经过审定,检验其质量是否合格。毕竟“民以食为天”,这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那么未审定种子承担刑事责任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审定种子的刑事责任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4修正),销售未经审定的种子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该法第17条和第64条的规定,对于销售未经审定的种子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未经审定种子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17条的规定,未经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不得发布广告,不得进行经营和推广。未经审定通过的林木品种,在不是生产必需的情况下,也不得作为良种进行经营和推广,除非经过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
销售方的法律责任
根据种子法第64条的规定,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和推广,并对销售方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政府部门将对销售方进行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的处罚,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条件
申请审定品种的条件
申请审定农作物品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 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 与已审定通过或本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受理的其他品种有明显区别;(三)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四) 遗传性状稳定;(五) 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六) 如果属于主要农作物品种,需要在同一生态类型区进行2个以上生产周期的品种比较试验,且至少有5个试验点;(七) 能够提供足够的种子用于品种试验及标准样品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