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0-07-21

 
176230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民事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中行为的组成部分。 但是,民事法律行为也有无效和有效之分,那么在法律中对于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如何进行规定的呢?这就需要大家做好相关的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三项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实质要件,民事法律行为一般只要具备实质要件就发生法律效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还要具备特殊形式要件才能发生效力,也就是所谓的行为形式合法。

《民法总则》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律师公证的法律效力问题
  2. 公证书是否需要妻子的名字?
  3. 公证的法律效力
  4. 广西男孩因触电受伤获得合理赔偿
  5. 财产侵权赔偿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5.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6.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7.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