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议庭成员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合议庭成员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范围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0-07-21

 
1761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审判委员会议中,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仍有合议庭成员违反审判责任,那么合议庭成员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范围?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对于此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做了如下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合议庭成员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范围

合议庭成员的追责范围就是指对于哪些违反法律或者其他规定的行为需要追究责任的范围。合议庭组成人员存在违法审判行为的,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违法情形都需要承担责任,如:因对法律、法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等等。

相关法条

《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五条 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或者私自受理案件的。

因过失致使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未予受理,或者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条 明知具有法定回避情形,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法定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第七条 审判人员擅自干涉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

第八条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有关审判人员故意不予收集,导致裁判错误的。

第九条 依职权应当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进行鉴定、勘验、查询、核对,或者应当采取证据保全措施而故意不进行,导致裁判错误的。

第十条 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或者故意损毁证据材料,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作伪证,或者以威胁、利诱方式收集证据的。

丢失或者因过失损毁证据材料,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一条 篡改、伪造或者故意损毁庭审笔录、合议庭评议记录、审判委员会讨论记录的。

第十二条 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报告案情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三条 拒不执行审判委员会决定,或者拒不执行上级人民法院裁判的。

第十四条 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裁判的。

因过失导致裁判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五条 故意违反法律规定采取或者解除财产保全措施,造成当事人财产损失的。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有过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六条 先予执行错误,造成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财产损失的。

第十七条 执行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造成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财产损失的:

(一)故意违法执行第三人或者案外人财产;

(二)故意重复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财产;

(三)故意超标的查封、冻结、扣押、变卖被执行财产;

(四)鉴定、评估、变卖被执行财产时,指使有关部门压低或者抬高价格;

(五)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

第十八条 私自制作诉讼文书,或者在制作诉讼文书时,故意违背合议庭评议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的。

因过失导致制作、送达诉讼文书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九条 故意违反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的。

采取强制措施有过失行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

第二十条 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一条 故意违反法律规定,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不承担责任:

(一)因对法律、法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

(二)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

(三)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四)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

(五)其他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一、合议庭由几个人组成

除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独任审判以外,其他案件以及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合议庭进行。

1.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2.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至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3.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各级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4.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和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延伸阅读
  1. 如何维护对审判违法行为的合法权益
  2. 没收财产有哪些适用方式
  3. 简易程序法官需要回避吗
  4. 检察机关刑事赔偿的范围
  5. 司法拘留可以转刑事拘留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2.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3.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4.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5. 刑事级别管辖的含义
  6. 犯罪后车辆返还的法律问题
  7.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