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1-05
在法律领域,孤儿是指未满十四周岁且丧失了父母的未成年人。而事实孤儿指的是虽然有父母,但实际上却没有父母抚养的未成年人。
事实孤儿是指在父母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失踪的孩子,或者父母双亡但有其他亲属担任监护人的孩子。他们虽然有亲人存在,但却没有得到亲人的抚养和照顾。
简而言之,孤儿是指已经失去父母抚养的儿童。而事实孤儿是指虽然有父母或亲人存在,但却没有得到亲人的管教和抚养。这就是孤儿和事实孤儿之间的区别。
1.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文件,要求全国范围内建立孤儿保障制度,从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对未成年孤儿进行保障。其中,建立基本生活保障是该意见的核心要求。国务院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合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并向所有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为了帮助地方有效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民政部、财政部随后联合发布了《关于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通知》(民发[2011]161号),中央财政拨款对2010年地方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进行补助,标准为东部地区每人每月180元、中部地区每人每月270元、西部地区每人每月360元。
2. 在国务院的要求和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各地的孤儿保障工作,特别是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迅速展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确定了当地的最低孤儿养育标准,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与祖父母等亲属一起生活的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其中,北京市的标准最高,分别达到1600元和1400元。除了中央补助外,地方财政承担了资金的大部分。这些标准的制定意味着,我国的孤儿每年至少可以从政府领取7200元现金津贴,而在北京,儿童福利院内的孤儿每年可以领取1.92万元的津贴。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还要求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了推动地方落实这一工作要求,中央财政在下拨今年孤儿基本生活费补助资金时,提高了对各地的补助标准,补助额度达到东部地区每人每月200元、中部地区每人每月300元、西部地区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幅度超过了10%。
4. 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介绍,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和财政部对提高标准进行了认真讨论,提高幅度主要考虑了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的增长情况。在中央提高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一些地方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也进行了相应的工作。例如,陕西省政府将该省散居孤儿的最低养育标准从2010年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人每月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