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举证被告不认同举证证据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原告举证被告不认同举证证据怎么办

点击数:217 更新时间:2024-07-05

 
1751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是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告要在举证期内向法院提交证据,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那么原告举证被告不认同举证证据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原告举证被告不认同举证证据怎么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原告提供的证据被被告方不认同时,被告方可以在法庭上进行质证,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原告提供的证据存在问题。法院将对这些证据进行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民事诉讼质证技能

1、合法。质证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能使用威胁、欺骗、引诱等非法手段逼取或套取证言。

2、求疑。质证的对象必须是有疑问的证据。质证要有理有据,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信口雌黄。

3、有利。质证必须有利于实现诉讼目的,有利于获取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证言、常识或陈述,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为诉讼活动确立充分确实的事实根据。总之,质证必须有利于当事人和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

质证方法(法庭调查模式)

1、单一质证,即一事一证一质。即将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法院调取的证据逐一加以质证,并提出反驳证据或意见。

2、一组一质证,即阶段质证,即一事一证,一证一质。

3、分类质证,即对证据或诉讼请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先进行分类,确定几条线索,再加以质证。

4、综合质证,即对全案待证事实和所有证据进行集中认证。

以上四种质证方式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交叉运用。

延伸阅读
  1.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非婚生父女关系及争议
  2. 民事起诉状
  3. 行政裁定书的格式及要素
  4. 原告住址:
  5. 审判长、审判员: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2.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3.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是多久
  4.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5.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6.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2.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3.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4. 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