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侵权行为的地域管辖如何适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地域管辖法律知识

涉外侵权行为的地域管辖如何适用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7-21

 
17390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到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去国外发展,可能由于法律制度,甚至是习惯的差异问题,往往会发生很多涉外事件。那么,涉外侵权行为的地域管辖如何适用?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涉外侵权行为的地域管辖如何适用(《民法通则》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146条及《民通意见》第187条,《海商法》第273条和第275条和《民营航空法》第189条对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作了具体规定。

1、侵权行为地法原则、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和双重可诉原则

《民法通则》146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就体现以上三原则

2、法院地法原则

《海商法》第273条第2款规定,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第275条规定,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此外,《民营航空法》第189条第2款也有所规定。

3、船旗国法原则

《海商法》第273条第三款规定,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船舶的国籍相同说明碰撞事件与他们的国籍国法有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适用船旗国的法律很合适。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二、我国涉外一般侵权的发展

我国涉外侵权中可以考虑采用有限意思自治原则,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成功引入到侵权行为领域中。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双方当时人均是外国人,并且侵权行为发生在国外。如果当事人选择协议选择我国法院为受理法院,我国可以受理,但是选择的法律必须是我国的法律,不能选择我国法院受理,而协议选择我国之外的法律作为准据法。一方面,选择我国法院作为受理法院,已经表明对我国法治的信任,适用我国法律更利于案件的及时解决。另一方面,选择法院地法律作为准据法也是立法中确定“意思自治原则”的同行做法。比如《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32条的规定。

(2)双方当时人均是外国人,而侵权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适用我国的法律,而不允许当事人选择侵权行为地之外的法律,除非具有相同的国籍或在同一国家有住所。在一个国家领土之上不允许其他国建主权行为的存在。即使一个国家根据属人原则对本国领土之外的事物作了法律规定,也不能强制要求他国予以法律执行。因此这是我国司法主权的体现,也是各国的一般做法。

(3)一方当事人是中国人,另一方当事人是外国人,侵权行为发生在我国之外的,可以允许当事人选择我国的法律。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在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选择我国法律作为准据法,说明我国法律有利于当事人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根据主动的属人原则,国家有权管辖国外的本国公民,根据被动的属人原则,只有当本国公民在国外受到伤害时,才将外国人的行为置于本国司法管辖。

(4)一方当事人是中国人,另一方当事人是外国人,侵权行为发生在我国之内的,个人认为要分两种情况。首先,如果原告是中国人,外国人是被告。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数额的确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2. 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
  3.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
  4. 离婚诉讼的法院管辖问题
  5.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2.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3.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
  4. 人身检查在法律中的应用
  5.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6.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7.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