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劳动关系后可否进行工伤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认定劳动关系后可否进行工伤赔偿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2-08

 
17125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产生劳动争议要认定劳动关系,那么认定劳动关系可不可以进行工伤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劳动关系认定后的工伤赔偿问题

一、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旦劳动关系被认定后,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劳动者有权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关键在于对工伤的认定。

二、工伤的认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二)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时遭受事故伤害;(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四)患有职业病;(五)因工作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伤害或发生事故而下落不明;(六)在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七)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应被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被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三)原在军队服役的职工,因战斗或公务受伤致残,并已获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在加入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对于符合第一项和第二项情形的职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于符合第三项情形的职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三、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规定应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该用人单位应承担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
延伸阅读
  1. 两种程序效力的优先顺序
  2.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3.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4.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5. 一、工伤认定时效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2.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3.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5.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6.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7.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