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10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你是否也对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有疑问呢?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合同的变更方式及其效力问题
一、劳动合同变更方式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法律明确要求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目的是为了将变更内容固定下来。
二、劳动合同变更方式的实际情况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可能会因为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转变业务方向,或者因为市场的重大变化而调整营销策略、产品结构等。这些调整可能导致企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经营项目,进而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等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变更往往并不一定采取书面形式,而是通过用人单位口头告知劳动者并由劳动者表示接受并付诸实际履行的方式进行。
三、劳动合同变更方式的认定
对于采用非书面形式进行的劳动合同变更,通常也可以予以认定。然而,在判断这种变更是否有效时,需要考虑劳动合同的特性,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履行方可作出认定。同时,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必须遵守法律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能存在违法无效的情形。
四、变更后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即使没有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劳动合同的变更,只要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变更后的合同内容超过一个月,并且变更后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和公序良俗,就可以认定合同的变更为合法有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劳动合同的变更不仅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还可以通过口头告知并由劳动者实际履行的方式进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变更,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履行方可认定为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