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与雇员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知识

雇主与雇员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7-21

 
168897
在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报警,等待交警前来处理,保护现场,抢救可能遭受危险的人员和财务。那么,雇主与雇员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雇主与雇员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侵权责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一)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

(1)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无过错或一般过错);

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2、《侵权责任法》第14条规定,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支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二)雇员在雇佣活动中发生交通事故,在雇员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况下,雇员与雇主的责任及份额应如何区分?

在雇员重大过失致人损害情形下,雇员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如何确定雇主的追偿额度,应当审查雇主与雇员重大过失情形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性,如无关联性,雇员应当是最终责任的承担者;如有关联性,雇主、雇员应当按照过错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雇员的犯错,与雇主的选任、管理、监督不当存在关联性。同时雇主也是雇员从事雇佣活动的主要受益人,故应当根据雇员、雇主过错的大小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特殊情况下的责任划分和承担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

1、一方当事人有上述行为的,承担全部责任。

2、当事人均有上述行为的,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依法可以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的交通事故除外。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的,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中的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
  2. 车辆抵押期间出现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3.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
  4. 车辆被撞人死亡的责任认定
  5. 同等责任医疗费的承担方式

交通事故认定热门知识

  1. 案例:小李购买王某私自改装的跑车后,导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2.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
  3. 评定人权利和义务
  4.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
  5.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了什么时候放车
  6. 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的报废规定
  7.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效力
交通事故认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