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可以起民事诉讼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罪可以起民事诉讼吗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12-15

 
1667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而诈骗的类型是非常多的,例如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等,那么合同诈骗罪可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诈骗罪的民事诉讼途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合同诈骗罪造成了直接的财产损失,被害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了物质损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已经死亡或丧失了行为能力,那么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此外,如果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了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合同诈骗的不同表现形式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为了便于实施诈骗,行骗者通常会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公司。然后,他们以公司的名义招聘和培训员工,并由员工来实施诈骗。在整个诈骗过程中,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往往不露面。因此,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策划人则因为很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而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义进行诈骗可以减少风险并增加隐蔽性。有些情况下,公司甚至欺骗自己招聘的员工,情节极其恶劣。

2、重操旧业者多次行骗

行骗者通常是有多次行骗记录的老手。一旦他们的罪行被揭穿,他们会立即逃之夭夭。当他们认为风头不紧时,就会再次开始行骗。由于他们对行骗手法非常熟悉,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诈骗组织并实施诈骗行为。为了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并在得手后迅速消失,给执法部门带来困难。

3、运用见证手法获得信任

合同诈骗常以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进行,这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行骗者往往能够抓住人们对这两种形式的信任,从而使合作项目和合同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受骗者往往认为合作项目和合同都受法律保护,一旦对方违约,他们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常常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单位证明等文件,并擅长伪装,虚张声势,甚至假借他人资产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他们可能通过贿赂受害单位的主管人员,以获取信任。

5、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

合同诈骗常以伪造、变造或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手段。犯罪分子可能使用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使其看起来非常真实,或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些票据,从而不易被察觉。

延伸阅读
  1. 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后欠款的处理方式
  2. 骗婚是否构成诈骗行为及民事赔偿的要求
  3. 假冒担保人签名的法律后果
  4. 诈骗取得国家赔偿算是诈骗吗
  5. 公司注销清算报告格式的要求与规范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2.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证提存
  3.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条件和时间
  4.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5. 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的法律规定
  6.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7. 不安抗辩后是否一定能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