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合同约定出货是欺诈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法律知识

未按合同约定出货是欺诈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7-21

 
1597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时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约定,例如合同标的的数量、质量、合同标的交付期限、合同金额等,那么未按合同约定出货是不是属于欺诈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未按合同约定出货是欺诈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出货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并不是合同欺诈,应该按违约责任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零八条 【拒绝履行】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违约赔偿是否包括未来可得利益

我们都清楚合同违约,违约方就要给守约方一定的损失赔偿。具体损失赔偿的金额,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可以根据实际来计算。在计算赔偿金额的时候,别忘了未来可得利益也是可以计算在内。

未来可得利益界定:

说白了,就是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由于违约方违约,可能因此造成对方当事人利益受损的情况。譬如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合同中,由于一方违约,造成的未来可得利益损失就可以从生产利润、经营性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这些方面计算。

确定违约损失可得利益的基本公式: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可得利益损失总额-不可预见的损失-扩大的损失-受损害方因违约获得的利益-必要的成本

公式解析:

1、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在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合同中,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者因对方的违约行为而受到的预期纯利润损失。通常包括生产利润、经营性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三种主要类型。但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的纯利润,不包括主观推测的损失以及为取得利润所支付的费用。

2、可得利益损失应当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包括合理预见的损失数额和根据对方身份所能预见到的可得利益损失类型。

3、计算可得利益损失,应包括守约方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的合理费用。但守约方未采取防损措施的,应自行承担扩大的损失。

4、可得利益应扣减守约方因损失发生的同一违约行为而获得的利益。

确定未来可得利益要注意:

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不得超过可预见、应当预见的损失。

延伸阅读
  1. 承租人不得擅自转租租房吗
  2. 商家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怎么赔偿
  3. 原公司成立新公司,员工转入的利与弊
  4. 回收旧衣服被骗加盟费怎么维权
  5. 加盟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什么,构不构成刑事责任呢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公司章程
  2. 国务院令第596号:个体工商户条例
  3.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新民商裁判规则
  4. 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需文件
  5.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6.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简介?
  7. 个人独资企业能否申请贷款?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