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有什么重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法律知识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有什么重点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7-21

 
159483
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性,其人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对股东转让出资应进行限制,这是保障公司股东的稳定性和公司健康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和程序做出了规定,那么股权转让的重点是什么?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股东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所谓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符合法定人数的股东依法组成的,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形式。它作为公司的一种除具有公司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独有特征,其中很重要的在于其兼有人合与资合的性质。它本质上是资合公司,但它的建立又以股东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因而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色彩,这就使得股东间的相互信任和股东的稳定对公司至关重要。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上述性质,各国公司法都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转让做了特殊的规定。我国公司法第35、36条也做了相关规定,但实践表明,我国公司法还存在许多的弊端及疏漏。

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使得控股股东在公司中享有绝对的的权利,公司的计划决议几乎都由其控制,小股东面临大股东专横跋扈的行为时,常无有效的制止措施。而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的消极作为,更助长了大股东的气焰。小股东只能承受这种欺压,或是“转股走人”,不能实现其最初合作经营公司、获得预期收入的目标。股东向有限公司投资就意味着步入了单行线[1],虽取得了股权却失去了更大的资产自主权。当大股东在公司滥权时,小股东无法维权;即便依赖救济途径来维权,也只能在规定的条件、方式下进行,结果不一定能真正维护好其权益,法院也往往以“法律依据不足”为由不予支持。(加案例在注释说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维持原则要求股东不得通过从公司抽回股本的方式变现其投资。此情况下转让出资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使小股东从被欺压状态中解放出来。

出资转让通常有两种情形:对内转让和对外转让,股东出资转让的实质也就是股权转让[2].对内转让指将股权转让公司的其他股东,这既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资合性质也不会造成人合的矛盾,因此公司法对此无限制,只要转让方和受让方就转让的比例、价格、时间等事项达成协议即可,其他股东无权干涉。对外转让是指将股权转让给非股东方,这虽然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总额,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原股东会欣然接受新股东的加入,股东间的高度信赖关系不一定存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公司法对对外转让进行了较多的规范和制约。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对于此规定实践中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有限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如果未达到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时,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有义务购买此出资,否则视为同意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此理解下该转让必定能够实现,或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或转让给持反对意见的股东。另一种观点认为,有限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否则不得转让。照此理解,在达到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前提下,不同意的股东或者购买该出资,或者视为同意转让。若未过半数,则股权对外转让不能,如原股东也不愿购买,则股权转让行不通,而减资程序通常也难以启动,那么此时股东真的步入单行线。这会严重影响股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所以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

不过在此观点下仍存在另一个小问题,公司法规定:对外转让须经1/2的股东同意,可是在第一种理解下,通常有两种结果:1、出资转让即便不经过1/2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结果为不同意转让的股东购买其股权;2、若是通过则可以向股东外的人进行转让,转让时股东有优先购买权。所以或者是原股东不同意转让而自己购买,或者是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其仍有优先购买权,所以这里对通过表决权股东人数的比例要求,并没有实在的意义也就无存在的价值。所以笔-者建议将此条改为,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须取得其他股东的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出资,则视为同意转让。另外,很多有限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进行了限制,如规定:股权转让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同意,也给法院提出了新的难题。

(二)我国现行的司法救济手段及其不足

公司法给股东变现其出资留了两个通道,一是公司减资;二是股权转让。但是减资意味着股东先于债权人取得公司财产,而公司资产的减少会危及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因为这些资产本来是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期望所在。所以为了维护社会交易的安全,公司法第34条规定,股东不得抽回出资。确立了资本不变和资本维持原则。所谓维持原则是指公司成立后必须实际上保有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本,实行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维持公司资本,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维护经营交易安全。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维持原则要求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不得通过从公司抽回股本的方式变现其投资,所以减资道路行不通,不能使收回出资得以实现。但公司协议解散须经2/3以上表决权通过,小股东依靠自身的力量,往往不能实现,协议解散之路也不通。至于请求司法解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更难以得到支持。此时股权转让成了一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使小股东能够结束其受欺压状态。但是有时因为种种原因转让不能,或是转让将使其遭受严重的损失,此时该怎么办,难道大股东过错带来的后果却只能由小股东承受吗?当然不能。如果这样只能破坏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公司的正常运营。仅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不利于保护部分股东的利益,我国现行司法应考虑拓宽救济途径,使股东利益得以保障,或对特殊情况下的股权转让做特殊规定,使转让制度充分发挥其效。

二、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

1、资本多数决与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大股东的出资多,承担的风险大,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体现了对大股东利益的保护。大股东也会积极的行使其权利,规范的运营公司,以期实现其出资收益。由于实行资本多数决原则,公司股东会的决议通常反映并代表着大股东的意志和利益,公司董事会也为大股东所控制,按大股东的要求和愿望行事,少数股东的地位越来越弱化,为体现公司的民主与公平,应赋予小股东相应的权力以回应大股东可能发生的滥权或对其产生侵害行为。

2、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是指公司成立后,必须保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产,以保证公司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维护债权人利益。资本充实原则体现在各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中,如为防止公司资本实质减少,各国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非法定情形,公司不得认购自己的股票等。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注册资本一经确定,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增减,公司资本的任意减少,会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及股东对公司的责任。因此公司资本的增减须依法定程序进行。尤其是减少资本时,必须经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的章程,通知公司的债权人。允许债权人提出异议,或应债权人的要求提供担保,最后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3、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及我国学者的观点

股权转让即出资转让不会改变公司股份的总数,只是改变公司的股东,公司的注册资本等不会因此减少,从资本不变原则而言,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所以无须债权人同意。但是其人合性的特点要求对公司股权转让有一定的限制。在国外立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有不同的规定或限制,但总而言之,对内转让并无太多的限制,但允许章程加以限制。差别主要在于对外转让的限制上,如瑞士公司法规定:转让股份必须征得3/4的成员同意,而且这些成员拥有的股份资本不得低于总数的3/4.法国要求必须得到至少3/4表决权的通过。对于转让出资需其他股东同意的场合,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出资。有些国家的公司法对转让出资的价格也做了规定。如法国《商事公司法》第45条规定,拒绝同意转让的股东必须在拒绝之日起3个月的期限内,以按“民法典第1843-4条”规定中确定的价格购买或指定人购买该出资。日本《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9条第5项也规定,不同意转让时,由股东会指定转让对象,其购买的出资的价格依商法第204条规定。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对外转让须经过半数以上的股东表示同意,但未对可否由股东指定他人购买,优先权行使的期限,不同意转让自行购买的期限及价格的确定等问题做相关的规定。虽然综观以上可知多数国家做了相对严格的限制,以维护公司的人合、封闭性。但笔-者认为公司成立是基于股东间的彼此信任合作,股东退出公司,不一定是对设立公司时自己承诺的一种违反。面对控股股东的危害,小股东无义务对自己的承诺,承担全部的后果和责任。所以在严格限制的同时,应给小股东留好救济通道,这样才能保障投资者的积极性,及维护公司内部良好的合作关系。

延伸阅读
  1. 股权可以禁止对外转让吗
  2. 出资证明书的主要特征
  3.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流程是怎样
  4.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
  5.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封闭性限制的含义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国务院令第596号:个体工商户条例
  2. 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所需文件
  3.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增加股东吗
  4.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简介?
  5. 个人独资企业能否申请贷款?
  6.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法定最低人数是多少
  7. 工程转包纠纷需要如何处理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个人无偿转让股权范本
  2. 有限责任公司个人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3. 股权转让协议范本(最新工商版)
  4.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