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通知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留置 > 留置权法律知识

留置权通知义务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14

 
15789
在物权法中,是有留置权这一法定权利的,如果债权人要实现自己的留置权的话,是需要满足法定的条件和程序的。债权人对债务人,还负有实现留置权的通知义务。那么,具体来说,留置权通知义务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留置权通知义务

一、宽限期约定

根据合同约定,当债权人行使留置权时,如合同中约定了宽限期,即债务人应在两个月内履行债务。宽限期届满后,债权人无需通知债务人即可行使留置权,并优先受偿。

二、未约定宽限期

若合同未约定宽限期,则债权人必须先确定不少于两个月的宽限期,并通知债务人履行。宽限期届满后,若债务人仍未履行,债权人方可行使留置权。债权人不得不通知债务人宽限期,并直接变现留置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36条的相关规定,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留置权人应给予债务人至少两个月以上的履行期限,但对于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时,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通过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在折价或变卖留置财产时,应参照市场价格。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全文》第113条的规定,债权人未按照担保法第87条规定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履行义务,直接变价处分留置物的,应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若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约定宽限期,债权人可以不经通知,直接行使留置权。

留置权人权利义务

一、留置权人的权利

1. 留置标的物: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标的物,并拒绝债务人交付标的物的请求。若留置物为不可分物,留置权人可以对留置物的全部行使留置权;但若留置物为可分物,留置权人只能留置与债权额相当的部分,其余部分应交付债务人。债权人在将留置物返还给债务人后,不得再以留置权对抗第三人。然而,若因非债权人过失的原因导致对留置物的占有丧失,债权人可以向非法占有人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并返还质物。留置权的效力仅适用于留置物的从物。若从物未随留置物一同交付给债权人占有,留置权对从物的效力不及。2. 收取留置物的孳息: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物所产生的孳息,但应先抵充收取孳息的费用。3. 请求偿还费用:债权人因保管留置物所支出的必要费用,有权向债务人请求返还。4. 就留置物优先受偿:留置权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留置物的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36条的相关规定,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留置权人应给予债务人至少两个月以上的履行期限,但对于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时,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通过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在折价或变卖留置财产时,应参照市场价格。债务人可以请求留置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行使留置权;若留置权人不行使,债务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留置财产。留置物折价或拍卖、变卖后,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债务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二、留置权人的义务

1. 保管留置物:留置权人有责任妥善保管留置财产。若因保管不善导致留置财产损毁或丧失,留置权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留置权存在期间,债权人未经债务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出租或处分留置物。若因此给债务人造成损失,债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2. 返还留置物:在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消灭,或者债权虽未消灭但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时,债权人应将留置物返还给债务人。
延伸阅读
  1.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2. 法律中留置的规定
  3. 仓储合同中的留置权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担保物权及其标的物
  5. 任何物体都能留置吗

留置热门知识

  1. 监察机关对非监察对象的调查权限
  2. 留置权的法定性
  3. 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
  4. 留置财产是否可以随意变卖
  5. 留置权何时成立
  6. 简述取得留置权的条件
  7. 物权法对留置权的规定
留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