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2-28

 
156518
我们都知道,民法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法律,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民法总则中关于动物权力的法律法规。那么,民法总则动物权利有什么规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民法总则对动物权利的规定

根据《民法总则》第127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时,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损害是由受害人的过错造成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则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而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那么第三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下面将详细解释该行为的要件。

1、致害动物是饲养的动物

饲养的动物是指那些被人类所拥有并且由人类进行饲养的动物。这些动物既是其所有人的财产,又因为它们可以独立行动,所以有可能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动物的饲养者对自己饲养动物承担赔偿责任可以促使饲养人或管理人加强对动物的管理,以防止或避免损害的发生。然而,如果动物不是人工饲养的,或者人工饲养的动物已经逃逸并回到野生状态,那么就不适用这种特殊的侵权责任。

2、饲养动物对他人造成了损害

饲养动物对他人的损害可以是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的致害行为是基于本能而为的行为,无论是它们自主加害还是受到刺激后加害,都构成了加害行为。

3、动物的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

动物的加害行为必须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动物的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就不会发生。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应当是无过错责任。只要发生了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后果,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应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因为饲养人是饲养动物的获益者,而且饲养人或管理人更了解其饲养动物的习性,更容易防范损害的发生。如果适用过错责任,就会加重了受害人的注意义务,使受害人处于不合理的劣势地位,这是不公平的。

动物侵权的赔偿方式

动物致人损害通常会导致多方面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财产损害

如果动物致使财产损害,那么只需赔偿直接的损失即可。

2、暂时性人身损害

如果动物对人身造成了暂时性的损害,受害人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除了赔偿直接的损失外,还应支付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等。

3、永久性人身损伤

如果动物对人身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就需要根据具体的伤残程度来赔偿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残疾生活补助金等。

4、致人死亡

如果动物致使人死亡,除了赔偿救治费用和丧葬费用外,还需要支付抚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抚养者(如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用等。

延伸阅读
  1.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2. 逾期交房违约责任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3. 违约状态下的诉讼时效
  4. 欠债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5.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的纠纷是否能报警处理?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2.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3.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和管辖
  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5. 诉前财产保全所需材料清单
  6.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7.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广告投放合同范本
  2. 导购员劳务合同范本
  3. 工厂劳务合同范本
  4. 餐厅员工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