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0-22
在保证责任中,先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一般保证。对于连带保证责任而言,由于连带责任保证的性质使得债务人保证人对主债务的履行无先后次序之分,保证人与债务人属于同一次序,保证人不享有次序利益,因而没有先诉抗辩权。而在一般保证中,主债务履行期限届至而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只能先请求债务人履行,此时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清偿次序有先后之分,其中债务人是第一次序,保证人为第二次序。所以,先诉抗辩权只存在于一般保证中。
在审理涉及一般保证合同纠纷诉讼中,保证人主张了先诉抗辩权时,法官还应判明其是否实际享有先诉抗辩权。根据我国的规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一般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债务人的住所发生变更,包括国内的迁移和由国内向国外的迁移。如果债务人的住所在保证合同签订以前就已经变更,债权人愿意承担债务人住所变更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重大困难的判断需要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利用其自由裁量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是重大困难的必要条件。如果债务人虽迁往国外但在国内有财产且容易执行,保证人仍享有先诉抗辩权。其他重大困难情形需要法官根据一般保证及先诉抗辩权的立法意图及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债务人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已成定局。如果允许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则对债权人明显不公。根据我国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即进入破产程序,其他民事执行程序被中止,债权人无法就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因此不具备先诉抗辩权行使的必要条件。
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的一项民事权利,因此,保证人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该权利。放弃可以在订立合同时载明,也可以在订立合同后明确表示。国外一些相关法律规定明示或默示都可以,我国法律只承认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一旦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即不能再行使该项权利。如果债权人请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而保证人未拒绝而为清偿义务,应视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不能事后以抗辩权为由请求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