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为保证人的哪些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法律知识

不能成为保证人的哪些情形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7-21

 
155932
在对债权债务提供担保的时候,具体可以是提供担保或者提供保证人。但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可以做保证人的,在这方面我国法律中有比较严格的规定,那究竟哪些情况下可以做保证人,而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做保证人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做保证人

(一)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

担保法第7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本条明确了保证人的基本资格要求,即“具有代为清偿能力”。保证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目的在于保证债权能够得到实现,或者说债务能够得到清偿,因此,具有代为清偿能力是保证人的基本条件。

(二)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都可以作为保证人。对于可作为保证人的“其他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在《担保法解释》第15条规定了五种类型: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二、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做保证人

1、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2、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除非有特殊情形,否则国家机关、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为他人提供担保,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再授权范围内提供担保。

延伸阅读
  1. 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
  2. 抵押合同的无效情形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4. 解约定金的提出
  5. 担保合同哪些情形是无效的

保证热门知识

  1. 保证合同生效的要件及债权债务责任承担关系
  2. 共同保证的效力
  3.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
  4. 卸货员受伤乙公司要承担责任吗
  5. 连带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要应该注意哪些
  6. 保证人的追偿权怎么行使
  7. 民法典履行保证责任后是否取得优先受偿权
保证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