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作为保证人的包括哪些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法律知识

不能作为保证人的包括哪些情形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7-21

 
155897
保证是一种担保方式,为了保证双方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合同能够得到顺利的履行,债权人是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一定的保证的。保证人的范围是有限的,那么,不能作为保证人的包括哪些情形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1、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2、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除非有特殊情形,否则国家机关、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为他人提供担保,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再授权范围内提供担保。

哪些情况下可以做保证人

(一)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

担保法第7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本条明确了保证人的基本资格要求,即“具有代为清偿能力”。保证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目的在于保证债权能够得到实现,或者说债务能够得到清偿,因此,具有代为清偿能力是保证人的基本条件。

(二)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都可以作为保证人。对于可作为保证人的“其他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在《担保法解释》第15条规定了五种类型: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延伸阅读
  1. 保证担保范围的约定
  2. 共同担保人的类型
  3.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4. 取保候审阶段是否可以反供
  5.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保证热门知识

  1.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
  2. 中国境内机构能否自主对外担保
  3.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
  4. 申请人自愿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
  5.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7. 连环追尾相撞如何确定各方的责任如何划分
保证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