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行债权转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法律知识

怎样实行债权转让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9-09

 
140449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合法的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而我国法律对债权人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合同法就规定,债权人是可以将债权进行转让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怎样实行债权转让?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债权转让的法律要求和条件

债权转让的定义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转让人是债权转让中的原债权人,而受让人则是第三人。

债权转让的前提条件

债权转让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最基本的前提是存在有效的债权。如果转让人以不存在或无效的债权转让给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给他人,将导致债权转让无效。

可转让性的要求

被转让的债权还必须具备可转让性。根据《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不得转让的债权

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所产生的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如向特定人讲授外语的合同债权)、不可转让的债权(如竞业禁止约定)、属于从权利的债权(如保证债权不可单独转让,但从权利可以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可以转让,如已经产生的利息债权可以与本金债权相分离而单独转让)。

转让协议和通知

债权转让的双方必须达成转让协议,并且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债权转让还必须通知债务人。根据《合同法》第80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存在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形除外。根据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一经发出即不得撤销,除非经受让人同意。根据第81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延伸阅读
  1. 债务转移是否可撤销
  2.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3. 债权人代位权是怎么的
  4. 《民法典》可以不通知担保人进行债权转让吗
  5. 公司合并后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到合并后的公司是否是正确的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欠款追讨的法律途径和程序
  2.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及其法律后果
  3. 借款合同
  4. 欠条是否为债权的唯一证据?
  5. 一、欠条作为证据的认定
  6. 出借人死亡对借条的效力的影响
  7.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