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通知的时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法律知识

债权转让通知的时间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01

 
140416
在我们国家是可以将债权进行转让的,我们在进行债权转让的时候,需要通知给当事人,那么这个通知的时间是怎样进行规定的?需要在多久之内进行通知?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债权转让通知的时间规定及争议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80条第1款的规定,债权人在转让债权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然而,该条文并未明确规定债权人应在何时通知债务人。实践中,常常出现债权人与受让人达成债权转让合同后,由于债权人不知道应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或者债权人虽然通知了债务人,但只是口头通知,债务人出于拖延履行债务的目的,否认债权人已通知他债权转让的事实。由于口头通知无法保存证据,导致无法证明已通知的事实。因此,债务人可能会提出债权人未履行通知义务的抗辩,主张债权转让对其不发生效力。根据司法实践,如果债务人的抗辩理由成立,法院将驳回受让人的诉讼请求。

债权转让通知的生效问题及处理方式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债权人通知了债务人,那么这个通知对债务人是否生效?法院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驳回受让人的诉讼请求。理由是,由于债权人未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生效。受让人在起诉时并不是债务人的债权人,即在起诉时,受让人尚未取得权利,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尽管后来债权人通知了债务人,但已超过了举证时限(一般规定开庭前举证期限届满),因此应当驳回受让人的请求。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支持受让人的请求。因为债权转让通知是形成权利的关键,一经通知便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原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关系终止,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虽然受让人在起诉时尚未取得权利,但在一审辩论终结前取得了该权利,因此法院应支持受让人的主张。虽然债务人的抗辩符合法律规定,但在债权人通知后,债务人就负有履行债务的义务。

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处理,驳回受让人的请求后,由于债权人已在诉讼中通知了债务人,债权转让对债务人具有法律效力,受让人可以立即再次起诉债务人,这无疑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负担。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较为合理,并且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第2款规定了在诉讼中债权人可以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事宜的法律制度。

延伸阅读
  1. 债务转移是否可撤销
  2. 《民法典》可以不通知担保人进行债权转让吗
  3. 公司合并后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到合并后的公司是否是正确的
  4.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5. 公司合并后,债权债务关系转移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2. 借款合同
  3. 欠条是否为债权的唯一证据?
  4. 出借人死亡对借条的效力的影响
  5. 债权转让的内部效力认定方式
  6. 公司债权债务转让的法律事项
  7.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