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的设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方式法律知识

担保物权的设立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11

 
139194
担保物权的设立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极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担保物权的怎么设立呢?依据什么设立,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担保物权的设立方式

一、担保物权依担保合同而设立

担保合同是担保物权当事人(主债权人和主债务人或第三人)以意思表示设定担保物权的双方法律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可以分为主合同和从合同。主合同是独立存在的合同,而从合同必须依赖于主合同的存在。担保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和依据,是主合同的从合同。

担保合同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合同法律关系中债权的实现。担保合同的设立依赖于主合同的有效性,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一般也无效。

二、担保物权基于法律行为设立,必须经过公示

担保物权的设立基于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公示。《物权法》规定了担保物权的公示方法,主要包括登记和交付。

1. 登记:适用于不动产抵押、权利抵押和权利质押。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登记是担保物权的公示方法,担保物权非经登记不得设立。在登记要件主义模式下,登记是必要的,担保物权只有经过登记才能生效。在登记对抗主义模式下,登记是自愿选择的,即使未经登记,抵押权仍可有效设立。然而,在未经登记的情况下,抵押权的效力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对抗恶意第三人,而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2. 交付:适用于动产质押。在交付的情况下,第三人仅凭对担保物的占有难以清楚地了解到担保物权的类型和具体内容。与登记相比,交付的公示效果较弱,更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

对于《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第7项未明确规定的担保物权,原则上适用登记要件主义。这是因为登记要件主义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包括可登记且法律没有作出特殊规定的其他财产。此外,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否则担保物权设立必须采取登记要件主义。

基于法律规定的担保物权

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担保物权称为法定担保物权。法定担保物权的特征是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就可以直接产生担保物权,无需当事人协议或公示。

《物权法》第172条规定了担保物权设立的一般情况,即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然而,对于基于法律规定而设立的担保物权,当事人不需要作出意思表示,也不需要订立担保合同。法定担保物权只能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取得。

举例来说,为了保障汽车修理人的利益,法律规定在符合法定要件时,其可以对占有的汽车享有留置权,从而保障其债权的实现。

延伸阅读
  1. 担保物权的实现
  2. 留置权与抵押权有什么区别
  3. 留置权和抵押权的区别是什么
  4. 股权可以设置留置权吗
  5. 未登记质押是否优先一般债权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3.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4. 民法典借款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5.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