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的并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方式法律知识

担保物权的并存

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3-10-23

 
139088
现今很多合同,特别是贷款方面的合同都需要找人或者找物进行担保。那么担保物权的并存是什么意思?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

在同一物上并存数个抵押权或并存数个物权(包括一项抵押权)时,涉及到优先受偿权位序的问题,即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法律采取法定主义,明确规定了优先受偿权位序。

1.多个抵押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

当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时,拍卖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

(1)抵押合同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如果顺序相同,则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如果当事人在不同的法定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视为顺序相同。若因登记部门原因导致抵押物进行了连续登记,以第一次登记的时间为准确定抵押顺序。

(2)顺序在先的抵押权与该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一人时,该财产的所有权人可以以其抵押权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

(3)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按照下列原则清偿:登记的优先于未登记的受偿;都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均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4)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的,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顺序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部分受偿。

例如,甲向乙借款50万元并以房屋作抵押,登记生效。后甲又向丙借款50万元并以同一房屋作抵押,登记生效。后甲去世,房屋经评估价值60万元。根据法律规定,乙的抵押权优先于继承后产生的所有权,因此乙可以主张顺序在先的抵押权,获得50万元,而丙则可以获得10万元。

2.与其他物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

当抵押权与其他物权并存时,也存在位序问题:

(1)抵押权与质权并存。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对于先成立质权而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况,存在不同观点。一般认为,设定质权后不宜设定抵押权。然而,如果当事人同意在出质的财产上再设定抵押权,则质权的效力优于抵押权。需要注意的是,质权人以出质物设定抵押权的情况仅适用于动产质权(见《担保法解释》第84条)。

(2)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然而,如果留置权人将留置物抵押,因为留置权人并非标的物所有人,抵押权将无效,不产生竞合。

(3)抵押权与其他权利并存。如果同一财产有抵押权与《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优先受偿权并存时,优先受偿权优先于抵押权。

需要注意的是,留置权与质权也可能产生竞合:

(1)先成立留置权后成立留置权。①留置权人将其占有的留置物再设定质权的情况下,第三人取得质权时(经过所有人同意或者依据善意取得),后设定的质权效力优先于留置权;②在留置期间经留置权人同意,标的物所有人以留置物设定质权,因留置权成立在先,效力优先。

(2)先成立质权后成立留置权。留置权的效力优于质权,因为留置权是基于维护或保存标的物价值的行为而发生的债权。

3.一个债权有多个担保物权时的清偿

(1)同一债权有多个抵押权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份额或顺序,抵押权人可以就其中任一或各个财产行使抵押权。如果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担保,其他抵押人可以请求法院减轻或免除其担保责任。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抵押人清偿其份额。

(2)同一债权上数个担保物权并存时,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其他担保人在其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免除担保责任。

例如,甲向乙借款5万元并以一台机器作抵押,登记生效。随后,甲将该机器质押给丙。丙在占有该机器期间,将其交给丁修理,因拖欠修理费而被丁留置。在这种情况下,甲的抵押权、丙的质押权、丁的留置权在行使时将产生冲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丁的留置权作为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应当优先受到清偿,随后办理登记的抵押权优先于质押权清偿。

延伸阅读
  1. 留置权与抵押权有什么区别
  2. 留置权和抵押权的区别是什么
  3. 股权可以设置留置权吗
  4. 未登记质押是否优先一般债权
  5. 留置权和抵押权的顺序谁更优先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3.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4.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5.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