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由价格机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法规法律知识

什么是自由价格机制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5-25

 
136702
经济的运转会受到产品价格机制的管控,价格机制是市场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对于什么是自由价格机制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自由价格机制

自由价格机制是一种经济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价格是单纯由贸易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而非由政府所指定的,这使得价格能够成为市场上的信号,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并指引资源的生产和分配。经由自由价格机制,供给是合理而有效的,利润的分配也是合理的,而资源也能够被正确的分配。自由价格机制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制所不可或缺的。而与自由价格机制相反的是固定价格机制—亦即价格是由政府所指定,这种情况则会出现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里。

运作与价格由政府所决定的计划经济—亦即固定价格机制不同的是,自由价格机制将价格的决策分散到贸易中,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买卖的双方所决定的,在卖方出价、买方讨价的过程中,双方透过对于价值的主观判断决定最后贸易的价格。由于消费者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他们会依照自己对于不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做出先后衡量,并以这种衡量来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透过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资源同样有限的生产者便能得知消费者的需求为何。紧接着生产和服务的适当价格也就此产生。这样一来一往的过程便设立了市场的价值,并能正确的引导资源、财富的分配和发放。

透过自由价格机制,产品的价格会随着其需求而涨跌,产品价格的高涨会产生利润刺激,促使商人提供这些产品,而商人提供产品的多寡也会随着价格的涨跌而起伏。这种需求和价格的排序并非一成不变的。当消费者的需求改变时,买方讨价的压力便会使得产品的排序提升,由于产品的价格提升了,更多的生产者便会愿意投入新产品需求的生产以追求利润,如此一来便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换句话说,价格的提升成为了生产者的信号。而生产者为了满足新的供给,要不是由原本的生产者增加生产量、便是由新的生产者加入生产,最后新的需求会被满足,价格也会开始降低、同时利润刺激也会随之减缓。也因此,产品价格的低迷也会提供生产者减少生产的信号,如此一来便避免了生产的过剩。由于资源是宝贵的(无论劳动力量还是资本),当消费者需求改变时,需求减低的产品的生产者便会减少生产,改将资源投入于价格更高的产品生产中。

除此之外,由于价格提升后产品也随之减少,消费者也会减少消费这些产品,如此便能确保数量的需求不会超过供给的质量。透过这样的循环,自由价格机制促使消费者理性的安排资源。也因此,在供给和需求影响价格的同时,价格也影响了供给和需求两者。如果某样产品的价格在更多生产者投入后仍然没有降低,这也会释放信号促使其他商人提供(或发明)替代的商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产品和服务之外,雇佣和收入也能由价格机制所引导。随着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起伏,人力资源也会分配至需求较大、消费者认为较为重要的领域上,而需求较低的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人类资源则会减少。

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

市场机制要发挥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这是因为价格是经济信息的传播者。从社会生产的一切领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和传递着各种经济信息,价格变动情况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状况的一面镜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价格是人们经济交往的纽带。社会产品在各个经济单位、个人之间的不停流转,必须通过价格才能实现。价格是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者。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价格的变动,都会引起不同部门、地区、单位、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

(一)价格机制能解决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

1、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即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导向,而市场供求状况,又必须看市场价格情况。如市场上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稀缺,其价格过高,说明供不应求,生产经营者就有多生产经营该产品的动机,而消费者就有少用或不用该产品的动机,这将引起价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如果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丰裕,说明供过于求,其价格又过低,消费者就具有多使用该产品的动机,而生产经营者则具有少生产或不生产该种产品的动机。这将带来价格上涨,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因此,生产经营者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根据作出决策的。

2、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以后,就必须解决如何生产问题,也就是如何配置资源问题。是多用劳动力,还是多用资本(包括机器设备);是用普通材料,还是用高档材料;是用一般技术,还是采用较高技术。关键是要看其成本价格是高还是低。如果使用资本比使用劳动力成本较低,那就采取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比采用较高技术成本高,那就采用较高技术。企业在决定如何生产问题时,必须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进行生产。通过竞争,促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更多利润。

3、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如何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为谁生产问题。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谁能买得起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它决定于市场上各种集团、家庭、个人的收入情况。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作为收入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将决定人们对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及支付结构,使产品在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那些拥有资源较多,或昂贵资源的人,将是富裕的并能购买大笔数量的产品;那些拥有资源较少的人,将是不富裕的,只能购买较少的产品。所以,价格能将产品的产量在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二)价格能调节多次收入分配

价格能决定和调节产业间,行业、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

首先,市场价格能决定各个产业之间的收入不同。如过去第一产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第二产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则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比第二产业要少。以后价格经过不断调整,第一产业的产品的价格逐渐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有些还有下降,第一产业收入增加,第二产业收入有所下降。这是价格对产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是第一次分配。

其次,市场价格能决定行业间、企业间的收入不同。如在第二产业中,电子产品价格高、利润大,行业、企业收入较多。其他有些行业、企业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其收入也较少,这是价格对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分配,是第二次分配。

再次,市场价格对分给企业的那部分收入,又必须通过工资、利息和利润进行再分配,这是第三次分配。

(三)价格机制还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价格上涨,而相关产品价格稳定或下跌,将促使消费者多购买相关产品,少购买或不购买某种产品。某种产品价格下跌,而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者多购买某种产品,而少买或不买相关产品。

消费者收入增加,价格相对稳定,将促使消费者增加消费量。消费者收入增幅低于价格涨幅,则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会影响消费水平,相应减少消费量,但生存资料不会减少,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会相应减少,消费者收入增幅高于价格涨幅,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会相应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消费量。除了增加一些生存资料消费,还会增加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生存资料价格稳定,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价格下跌,将促使消费者提高消费结构,增加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生存资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由于生存资料的需求弹性较小,购买消费生存资料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大,其需求量将会相应减少或增加。

延伸阅读
  1. 绿色贸易壁垒的准确定义
  2. 意大利反对欧盟反倾销提案
  3.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
  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和作用
  5. 在自由和保护下的多边贸易体制理论价值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热门知识

  1. WTO市场准入原则
  2.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3.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4. 中国频遭反倾销的原因
  5. 反倾销的外围利益群体有哪些
  6. 世贸组织的互惠原则
  7.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1)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