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29
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某种主张,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通常是原告)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而由另一方当事人(通常是被告)来证明某种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如果该方当事人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则推定原告的主张成立。这是一种分配举证责任的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需要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不存在医疗过错。因此,在医疗行为引起的医疗纠纷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然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并不适用于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因医疗行为以外原因引起的民事纠纷。以下是一些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的医疗纠纷情形:
在以上情形中,患者与医院之间存在其他民事法律关系,除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外。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