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如何索赔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如何索赔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25

 
135359
有的患者家属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就觉得自己是受害方,自己向医院随便索赔多少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医疗纠纷索赔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那么发生了医疗纠纷该如何正确索赔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医疗侵权索赔:医疗事故损害和一般医疗侵权损害的赔偿

医疗事故损害的赔偿

医疗事故损害的赔偿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

1. 医疗费:根据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人身损害所需的治疗费用进行计算,需要提供相应的支付凭据。但是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如果案件结案后需要继续治疗,可以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需要注意的是,医疗费用不包括原发病的治疗费用。例如,因阑尾炎手术导致结肠损伤,阑尾切除手术的医疗费用不在赔偿范围内。关于基本医疗费用的具体界定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很难确定。

2. 误工费: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根据患者因误工导致收入减少的情况进行计算。对于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情况,按照3倍工资计算;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3.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一般在每天20元左右。

4. 陪护费: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和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赔偿期限最长为3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参考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应不同的伤残等级。例如,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对应一级伤残,二级甲等对应二级伤残,依此类推。赔偿系数为一级伤残为100%,十级伤残为10%。举例来说,如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三级戊等,对应的伤残等级为十级,事故发生地为北京,赔偿权利人为城镇居民,年龄30岁,定残时间是2007年,查阅2006年北京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825.0元。残疾赔偿金=14825×30×10%,10%为十级伤残的赔偿系数。

6. 残疾用具费:如果因残疾需要购买补偿功能器具,需要提供医疗机构证明,并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7.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8. 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计算。对于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于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对于6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9. 交通费:根据患者实际需要的交通费用进行计算,需要提供相应的支付凭据。

10. 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进行计算,需要提供相应的支付凭据。

11. 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如果导致患者死亡,赔偿期限最长不超过6年;如果导致患者残疾,赔偿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12.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与费用计算的人数不超过2人。如果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与费用计算的人数不超过2人。

一般医疗侵权损害

一般医疗侵权损害的赔偿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

1.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如果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金额根据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如果需要器官功能恢复训练、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在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是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用一并赔偿。

2.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如果受害人有固定收入,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如果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如果无法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3.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护理期限进行确定。如果护理人员有收入,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进行计算;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进行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是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如果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费用应根据护理依赖程度和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相关凭据应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延伸阅读
  1.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
  2. 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
  3.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4. 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理赔时效及流程(《侵权责任法》失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5. 会泽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索赔快速解决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2.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和范围
  3. 医疗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义务
  4.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5. 牙齿医疗纠纷怎么解决最快
  6. 医疗纠纷:误诊误治赔偿案例分析
  7. 医疗事故怎么鉴定和索赔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