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7 更新时间:2023-12-01
公证员是为了完善公证制度,提高公证人员的专业水平,实现公证队伍的专业化,保证公证质量而设立的专业工作岗位。公证员职务是国家专业职务系列的一部分,也是职称改革的重要成果。
担任公证员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遵守职业道德,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公证员和律师的执业条件和要求是不同的。
根据律师法,申请律师执业需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实习满一年,并且品行良好。
而根据公证员管理办法,公证员应当依法履行公证职责,不得从事有报酬的其他职业,也不能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
担任公证员需要满足一般条件、特殊条件和禁止条件。
一般条件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25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以及在公证机构实习2年以上或者具有3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1年以上。
特殊条件是指具有高级职称的法学教师或研究人员,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务满10年的公务员、律师,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并经过考核合格。
禁止条件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执业证书的人员。
为了规范公证员的考核任职工作,司法部制定了《公证员考核任职工作实施办法》。该办法的目的是加强公证员队伍建设,解决公证员缺员问题,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公证员队伍,提高公证人员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