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3-12-09
公务员回避制度仅适用于公务员之间,不包括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之间的关系。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之间无需进行回避。
公务员回避制度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任职回避是指对具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时所作出的限制。任职回避一般在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实施,采取低避高的原则,即尽量调整那些在本部门中职务较低、责任较小的亲属一方的情况。如果工作需要,经任免机关批准,职务级别较高的公务员也可以进行回避。对于职务级别相同的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情况,由任免机关决定回避人员。回避可以在本部门内进行调整,如果本部门无法进行调整,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如果调整存在编制、工作性质等困难,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公务员地域回避是指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为了保持公正履行职务,不得在亲属相对集中的原籍、成长地等地方任职。
规定地域回避的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在原籍和成长地任职时,很可能受到亲属关系、宗族关系的干扰,不利于保持公务员和国家机关清正廉洁的形象。规定地域回避可以帮助公务员摆脱各种关系的束缚,正确行使职权,创造有利条件,避免亲属、宗族对正常公务活动的干扰。
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遇到法定情形时,为了避免影响正当履行公务而进行的回避。
规定公务回避的理由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如果处理的问题与自己或亲属有关,就很可能受到“人情”的困扰。即便秉公办事,也容易受到他人的猜疑,不利于公务的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