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0-07
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危险对象为枪支、弹药和爆炸物。这些危险物品易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隐患。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枪支、弹药和爆炸物的管理,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枪支管理法》等法规,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和体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
非法制造是指违反国家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制造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制造包括制作、加工、组装、改装、拼装、修理等方式,只要实施了制造行为,即构成本罪。
非法买卖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许可,私自购买或出售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买卖包括以金钱货币作价的非法交易行为,以及以物换取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以物易物交换行为和赊购等行为方式。
本罪的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单位非法从事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活动,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也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动机可以是为了营利或实施其他犯罪。不同的动机一般不影响定罪。
非法储存枪支不受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给予的处理惩罚。非法储存枪支的性质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因此不适用于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