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的是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8-19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术语及实施方式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 代履行
代履行,又称为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代履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 存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事实,且此种不履行因故意或过失引起。2. 该行政法上的义务是他人可以代为履行的作为义务。3. 代履行的义务必须是代履行后能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义务同一目的的义务。4. 由义务人承担必要的费用。
二. 执行罚
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进行制裁,以迫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法律制度。执行罚可分为两类:1. 执行行政罚;2. 执行罚。
三. 直接强制
直接强制是指在采用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或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法。直接强制是一种实力较强的强制方式,因此其运用在不违背现行立法规定之外,还必须坚持一定的合理度。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方式
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实施方式必须由法律、法规作出明确的规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 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1. 强制划拨;2. 强制扣缴;3. 强行退还;4. 强行拆除。
二. 对人身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1. 强制拘留;2. 强制传唤;3. 强制履行;4. 遣送出境。
三. 对行为的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即强制实施某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