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11
证据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证据灭失或难以取得,人民法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证据保全的概念,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证据保全即证据的固定与保管。这意味着将证据以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妥善保管,以供司法人员、律师在认定案件事实时使用。根据这种观点,证据保全是指司法机关依法收存和固定证据材料,以保持其证明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依照职权采取一定措施加以确定的制度。
第三种观点认为,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或公证机关在人民法院法庭审查前对证据进行预先调查,并采取保护措施。这种观点认为,证据保全是为了确保证据调查结果的程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证据保全是法庭调查的向前延伸,对调查的证据进行预先固定和保管。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可以负责保管被扣押物,但是不得使用。
以上是关于证据保全及其法律规定的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请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