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10-13
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方式包括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事项,政府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规定,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以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行政机关应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由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对于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权限,按照其规定执行。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在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对于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时限,按照其规定执行。行政机关应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应包括政府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应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
行政机关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如果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其他适当形式来提供。
对于经济困难的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经本人申请并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对于存在阅读困难或视听障碍的公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以下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的义务。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政府公开危机信息,及时、真实地公开事实,可以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政府在面对灾难或公共安全的传言时,应向公众公开真相,有效消除传言。
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利。公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可以对政府的制度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提出意见,促进政府的民主制度和行为改进。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制约权力滥用和腐败。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使行政系统透明公开,使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暴露在公众视野中,防止权钱交易和利益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