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运用程序审计准则的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对如何运用程序审计准则的分析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09

 
12387
2006年我国修订了《审计分析准则》,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但是如何运用还是一个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计分析程序内涵的重新界定

一、审计分析程序的定义

审计分析程序是指构成审计的程序,用于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评价财务信息的合理性。

审计分析程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判断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分析程序的步骤

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适当的数据关系;

2.对数据关系进行分析;

3.识别异常的数据关系或波动;

4.调查异常数据或波动;

5.得出结论。

三、分析程序的基本方法

审计分析程序的基本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和模型分析。

趋势分析是根据客户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

比率分析是根据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比率,评估分析对象的财务状况。

模型分析是利用数学模型或统计技术,建立财务模型来预测分析对象的未来表现。

四、分析程序的具体运用

分析程序在审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1.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分析程序用于总体复核,重新评估之前计划审计程序的充分性。

五、运用分析程序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分析程序时,审计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会计账户的核算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程序;

2.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合理确定期望值;

3.不能仅依赖分析程序的结果得出审计结论,需要结合细节测试获取直接证据;

4.执行分析程序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包括行业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和建模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审计分析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审计技术,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在运用分析程序时,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和期望值的确定,同时结合细节测试获取直接证据,并确保执行分析程序的人员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

延伸阅读
  1. 企业兼并的法律程序和手续
  2. 外商独资企业股权怎么转让
  3.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审计方法
  4.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5. 发生公司分立纠纷如何处理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被审计单位转移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处罚
  2.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3.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4. 工程审计的定义和目的
  5. 误区一:不对询证函保持控制
  6. 新条例增强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
  7.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