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三类不起诉的区别
1、法定不起诉
适用对象: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刑诉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
有无裁量权:无。
决定主体: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起诉:不能。
被害人可否申诉:可以。
被不起诉人可否申诉:不可以。
2、酌定不起诉
适用对象: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有无裁量权:有。
决定主体: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起诉:不能。
被害人可否申诉:可以。
被不起诉人可否申诉:可以。
3、证据不足不起诉
适用对象: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有无裁量权:有
决定主体: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起诉:能。
被害人可否申诉:可以。
被不起诉人可否申诉:不可以。
不起诉决定的程序
1、特定案件的审批程序
省级以下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拟作不起诉决定的,应当报请上一级检察院批准。
2、宣布与生效
公开宣布,立即生效。
3、送达
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
被不起诉人及其辩护人以及被不起诉人的所在单位。
公安机关。
对被不起诉人和涉案财物的处理
1、对人
被不起诉人在押的,应当立即释放;被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通知执行机关解除;
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建议主管机关行政处罚、行政处分。
2、对物
需要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书面通知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处理,参照高检规则第296条的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