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122030
回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司法制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有利于案件获得公平、公正的判决结果,而申请回避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且要经有关机关的批准,那么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回避制度的适用有什么范围

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广的,我国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都适用回避制度,符合条件的就可以申请司法人员回避。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2.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
  3. 公诉人申请回避的决定权归属问题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2. 一、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3.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4. 一、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
  5.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6.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法律问题
  7.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