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扩编备战死刑复核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最高法扩编备战死刑复核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7

 
121421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解决当前中国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了50项改革措施,涉及八个方面。

纲要的重要举措:收回地方高院的死刑核准权

纲要中提到,在未来五年内,最高法将采取积极行动,收回地方各级高院对目前部分死刑案件的死刑核准权。这一举措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之后再次引发热议的司法命题。

死刑复核权下放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治安恶化的背景下,法学界就已形成共识,死刑复核权的下放是由来已久的问题。这种死刑复核模式在严控死刑适用和统一死刑适用标准方面屡遭司法界及法律人士的批评,也成为落实2004年新修订宪法中关于保障人权相关规定的障碍。

死刑复核权收回的时机成熟

据最高法一位权威人士透露,最高法内部曾多次探讨废除地方高院的死刑复核权,但由于人员编制等问题一直未能决策。然而,今年中央同意最高法新增三个刑庭专司死刑复核,并增加了相应的法官编制。同时,还展开了300-400名专司死刑复核工作人员的招聘和内部选调工作。可以说,收回死刑复核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死刑复核工作的未来发展

未来的死刑复核工作将不仅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死刑的数量,而且会朝着更加透明的方向发展。这一举措不仅符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有利于保证死刑案件的质量。

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最早见于1954年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当时规定死刑复核权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行使。然而,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上收死刑复核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这一立法规定的目的在于严控死刑的适用。然而,由于当时的高犯罪率,使得最高法院难以承受可判死刑的案件数量。

1980年2月12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对1980年内的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等犯有严重罪行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延伸阅读
  1.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2.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3.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4. 哪些死刑复核情形可以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监督
  5. 死刑复核需要指定律师吗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3.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4.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5.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
  6.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拒不履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7. 请问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有那些流程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