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谋和凶手的判刑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主谋和凶手的判刑区别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20

 
116269
在一个案件中,如果不只一个人进行犯罪,一般就会有主犯和从犯,并且主犯并不一定是事实犯罪的那个人,有可能是案件的策划者,那么主犯和凶手有哪些区别,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主谋和凶手的判刑区别

主犯和从犯的定义

根据我国《刑法》第27条的规定,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者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人。而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人。

从犯的分类

根据法定概念,从犯可以分为两类共同犯罪人。第一类是次要实行犯,即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人。这类犯罪人虽然直接实施了具体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他们通常不主动发起犯意,积极性不高,行为强度不大,对犯罪结果的作用也较小甚至没有。第二类是帮助犯,即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人。他们不直接实施具体犯罪行为,而是为犯罪活动的实施提供准备工具、创造条件。这包括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的帮助行为和犯罪行为实施时的帮助行为。他们通常准备或提供犯罪工具,排除犯罪障碍,指示犯罪地点和犯罪对象,打探和传递有利于犯罪实施和完成的信息,甚至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负责望风。

判别主犯和从犯的依据

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主犯和从犯。第一,对于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通常提出犯意者为主犯,而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为从犯。然而,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人也应被认定为主犯,而不是从犯。第二,对于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策划和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的则为从犯。第三,从参与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与共同犯罪或参与全部共同犯罪活动的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与共同犯罪、参与次数较少或仅参与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人通常为从犯。第四,从参与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施行为通常具有较大的强度,手段残忍且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施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技巧也不如主犯熟练。第五,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技巧熟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产生起到主要作用,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技巧不熟练,通常对犯罪结果只起到很小的作用,甚至没有任何作用。

刑罚个别化原则的重要性

我国《刑法》中的刑罚个别化原则决定了区分主犯和从犯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区分,可以更准确地判别主犯和从犯,从而对他们做出不同的刑罚决定。这有助于保证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延伸阅读
  1. 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2. 行政处罚中没收非法财物是否可抵扣罚金
  3. 诬告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4. 罚款与罚金的关系
  5. 可以合并执行没收全部财产和罚金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5.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