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2-18
我国刑法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政策,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了如下规定:
1. 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这一时期被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
2.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根据犯罪的严重性,可能需要负刑事责任。这一时期被称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刑法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犯罪行为,但并不是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也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3. 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这一时期被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
4.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一时期被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
除以上规定外,刑法还规定,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人,应当由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
刑法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而非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行为人过了14周岁、16周岁、18周岁生日后,才算已满相应的年龄。例如,行为人1980年1月1日出生,从1994年1月2日起,才算已满14周岁。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从出生之日计算至行为之日,而不是结果发生之日。例如,行为人在实施杀人行为时不满14周岁,但死亡结果发生时已满14周岁,不能追究其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责任能力是辨认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年龄必须是行为时的年龄。虽然行为与结果有密切联系,但行为与结果是不同的概念。
对于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年龄不明的情况,可以进行骨龄鉴定或其他科学鉴定,鉴定结论能够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可以作为判断犯罪嫌疑人年龄的证据。如果鉴定结论不能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年龄,并且鉴定结论显示犯罪嫌疑人年龄在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年龄范围内,应当慎重处理。
对于跨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需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 已满16周岁后实施了某种犯罪,并且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也实施过相同的行为。是否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实施的是刑法中规定的特定犯罪,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只能追究已满16周岁后所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2. 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实施了刑法中规定的特定犯罪,并且在不满14周岁时也实施过相同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不能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只能追究已满14周岁后实施的特定犯罪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