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26
徇私枉法罪是一种行为犯,其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徇私枉法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制裁犯罪,保护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职能。司法工作人员应当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忠于法律制度,严格依法办事。如果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就会破坏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破坏社会主义法制。
徇私枉法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个人目的,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实,违背法律作错误裁判。徇私徇情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对明知是无罪的人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包括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只有这些人员才有可能在立案、侦查、预审、起诉、审判活动中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徇私枉法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纵罪犯,或者冤枉好人,动机是徇私、徇情。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图谋私利、贪赃受贿、报复陷害他人、徇私情、袒护、包庇亲友、横行霸道等。
根据刑法规定,犯徇私枉法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