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一样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法律知识

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一样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08

 
115789
如果自己是属于政府部门的话,那么就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执法,如果自己没有按照国家要求执法的话,可能会属于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1、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都属于渎职罪,其同类客体都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然而,各种具体的渎职罪在直接客体上存在着特殊性。因此,为了准确掌握罪行的本质属性,并划清不同罪行之间的界限,必须研究各种罪行的直接客体。

2、客观上有三方面区别

(1)行为性质上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表现为超越职权的滥用和违法行使职权的滥用。超越职权的滥用是指行为人超越法定权力范围,违法决定无权决定的事项、擅自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违法行使职权的滥用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定办事程序,胡作非为,滥施淫威,随心所欲地违法处理公务。

玩忽职守罪的本质属性是对职守的“玩忽”,表现为不履行职责和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义务,该为而不为,放弃职守、擅离岗位。不认真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义务,马虎草率、敷衍塞责。

(2)行为方式的主要区别: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都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以作为的方式超越法定职权,决定、处理无权处理的事项,或者违法行使职权随心所欲处理公务。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以不作为的方式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该为而不为,放弃职守、擅离岗位、不履行职责。

(3)结果要件要求上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恶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3、主观方面的区别

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

滥用职权罪主要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故意的滥用职权可以是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例如,执法人员基于报复动机,滥用职权去罚没个人或单位财产,非法拘禁他人等,属于直接故意。执法人员基于私情、私利,该为而不为,该扣押、查封的财产而不去扣押、查封,对故意拒不履行职责而导致的危害后果听之任之,属于间接故意。

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主观过失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应恪尽职守,时刻保持必要注意,但行为人却持一种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理,对自己的玩忽职守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造成重大损害结果。

延伸阅读
  1. 玩忽职守罪造成损失是否累加
  2. 玩忽职守罪与违纪的区别
  3. 渎职罪的分类
  4. 渎职罪金额怎么量刑
  5. 食品监管渎职罪怎样量刑处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索贿量刑标准
  2.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刑罚规定
  3.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4. 关于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及处罚的规定
  5.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6. 挪用公款200多万7天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
  7. 删除自己的东西算毁灭证据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