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应当如何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应当如何处罚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17

 
115216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法律责任

第一款罪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如果上述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将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第二款罪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情况罪

对于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如果上述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延伸阅读
  1. 治安拘留的法律性质和依据
  2. 聚众斗殴是否涉及被害人
  3. 成年人冒充儿童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4. 封建迷信的定义和特征
  5. 粉丝接机致踩踏事故的法律处理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