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与侵占罪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抽逃出资与侵占罪的区别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4-05

 
114702

抽逃出资与侵占罪的区别

犯罪主体的区别

抽逃出资罪和职务侵占罪在犯罪主体上存在相似之处,两者都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权,并损害了其他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然而,从本质上讲,二者是有区别的。

首先,在主体方面,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公司发起人和股东;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范围更广。

主观方面的区别

其次,在主观方面,两者都是故意犯罪,但抽逃出资罪没有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目的,而职务侵占罪则具有此目的。

客观方面的区别

再次,在客观方面,抽逃出资罪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而职务侵占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犯罪对象的区别

最后,两者的犯罪对象也有所不同。抽逃出资罪侵犯的对象是本公司的注册资本,具有特定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不仅限于本公司,还包括非公司化的本企业。这里的财物包括一切有经济价值的钱财和物质,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动产、不动产等。

《公司法》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十二章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对于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应责令改正。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对于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至五十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撤销公司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百条:对于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非货币财产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应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第二百零一条:对于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应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延伸阅读
  1. 减资未通知债权人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罪?
  2. 有限合伙抽逃出资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3. 公司破产股东的责任
  4.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5.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