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流转对当事人有什么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其它承包知识法律知识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流转对当事人有什么要求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1459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很多的朋友都可能会接触到有关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流转对当事人有什么要求这类的问题,由于此类问题可能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所以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太了解这方面相关的知识,所以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流转对当事人有什么要求

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平等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自愿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流转方不得强迫受流转方必须接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流转方也不能强迫流转方必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偿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等价有偿的,应当体现公平原则。有偿原则并不排斥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某些时候的无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具体事宜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

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的原则。流转方原承包的土地是有期限的,在进行土地流转时,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年限。

4、受让方须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原则。这是对受让方主体资格的要求。如果其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就不能承受土地

经营权的流转。

5、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在十多年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是个别情况,但是现在,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迁入城市,于是,将承包的土地转手给他人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然而由于合同意识不强,加之缺乏必要的指导,不仅流转方式五花八门,所签订的合同也极不规范,为此极易产生矛盾和纠纷。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属于不动产物权的流转,不同于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普通债权合同关系,物权的流转,在程序和形式要件等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为使所签订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法有效,并尽可能避免纠纷,归纳一下,在签订合同时主要应当注意如下四个问题:

⑴注意选择适当的流转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方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等。选择流转方式时应当慎重,如果承包方尚无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则不宜采用“转让”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因为此种流转方式将会使承包方永久性地丧失承包经营权,使承包方失去未来生活的保障。即使承包方家庭成员大部分都已进城务工,一时无力耕种、经营承包地,但在没有在城市购置房产、享受城市社保之前也不应轻率选择“转让”方式。稳妥的办法是选择转包、出租等保留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并掌握好转包和出租期限。一旦在城市生活难以为继时,还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作为维持生存发展的基础。对于临时性的外出打工,短期“代耕”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这种方式并不涉及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只是一种简单的劳务用工关系,便于操作。

⑵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签订书面合同,关键条款要约定严密。承包经营权流转系不动产物权流转,而物权变动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应当以不特定第三人可知悉的方式加以公示。而书面合同就是公示的基础,没有书面合同也就没有公示。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签订书面的流转合同。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流转当事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㈠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㈡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㈢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㈣流转土地的用途;㈤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㈥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㈦违约责任。”农业部2005年公布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47号令)第21条也规定:“承包方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与受让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各备案一份。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书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时,一些关键条款尤其要约定严密。主要有,①流转期限,除了不能超过原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外,流转截止时间应当尽可能选择收获、采摘农作物之后。②土地用途应当尽可能细化。③流转价款及支付时间必须明确。④合同期满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移交和处理。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中,以上几个方面最容易发生纠纷。如果约定明确,不仅可以预防纠纷,即使发生纠纷也容易区分责任,解决争议。

⑶依法办理流转合同的登记备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不动产物权的流转,而通过互换、转让方式流转的,新的受让人取得的仍然是物权,而新的受让人要想使自己通过流转获得的权利发生物权效力就必须将流转行为加以公示─登记。否则,流转合同虽然在流转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但却不具有对世性─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换句话说,未经依法登记,受让人取得的承包经营权只是债权而非物权。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2. 农村耕地互换的合法性
  3.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4. 土地互换纠纷是否可要回土地的判定
  5. 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政策规定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机动地的定义和作用
  2. 我国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规定
  3. 一、变更和解除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4. 村委会未经村民同意承包矿产资源的合同是否有效
  5. 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
  6.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法律要求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