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叛逃罪司法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军人叛逃罪司法解释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8-02

 
113634
众所周知,军人叛逃罪,是指军职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那大家知不知道军人叛逃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军人叛逃罪司法解释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人叛逃罪的司法解释

一、军人叛逃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四百三十条规定,军人叛逃罪是指军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逃往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从而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刑罚。如果是驾驶航空器或舰船叛逃,或者行为具有特别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军人叛逃罪的相关说明

1. 叛逃的定义:叛逃是指军人从国内逃往国外或境外不归,或者逃往外国驻华使、领馆,而言行或申请政治避难反对宪法所确立的四项基本原则。只要触犯我国刑律,为了逃避制裁而逃往国外或境外,即视为叛逃。2. 情节严重的定义:情节严重主要指指挥人员或其他负有重要职责的人员叛逃,携带军事秘密叛逃,引诱、煽动、组织他人叛逃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指胁迫他人叛逃,策动多人或指挥人员叛逃,携带重要或大量军事秘密叛逃,以及叛逃后进行严重危害国防安全活动等。3. 军人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军人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在投向境外的敌国、敌对组织以及在境外投向敌国、敌对组织方面相似。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侵害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利益,直接客体是出境军人和军人出境的管理活动,而后者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客观方面不同,后者必须投向敌国、境内外的敌对组织,而前者必须是叛逃往境外的非敌对国家、组织;主体不同,前者必须是军人,后者既包括军人,又包括非军人;主观方面不同,军人叛逃罪必须明知逃往的国家、地区为非敌对国家、地区,而投敌叛变罪必须明知是敌国或境内外的敌对组织。

三、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军人叛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 客观要件:军人叛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军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3. 主体要件:军人叛逃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的是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军人叛逃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4. 主观要件:军人叛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叛逃行为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危害,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三人死亡是否可判缓刑
  2. 重婚罪的法律规定
  3. 野生动物狩猎罪怎么判
  4.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否可以请辩护律师?
  5. 制造毒品罪的刑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