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释的罪犯还要实行社区矫正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2-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的过程中,如果符合一定条件的,是可以假释的,假释是指提前释放的情形,假释后要遵守相关的规定,那么被假释的罪犯还要不要实行社区矫正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被假释的罪犯是否需要进行社区矫正
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假释犯人在假释考验期间需要接受社区矫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 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 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 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 如果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过监督机关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对假释的犯罪分子需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除非存在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申请假释的条件
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视并接受教育改造。同时,确有悔改表现且假释后不会再对社会造成危害,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
确有悔改表现的四个方面情形:
- 认罪服法。
- 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
- 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 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此外,"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始终表现良好,确有悔改表现且不会重新犯罪,或者罪犯是老弱病残且丧失作案能力。
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 针对未成年犯的假释,可以相对成年犯适度放宽,以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 对于罪行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的假释,需要特别慎重考虑他们的改造表现,同时还要考虑原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