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4-08-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退脏才可以减刑的新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人民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必须对罪犯在执行期间的一贯表现进行审查。这意味着法院会综合考虑罪犯在监狱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有积极的改造表现,是否有参加劳动、学习、思想教育等积极行为。
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等。这意味着法院会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用减刑规定。
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还会综合考虑原判刑罚情况。这意味着法院会考虑原判刑罚是否过重或过轻,以及是否需要对刑罚进行适当调整。
法院还会综合考虑财产刑执行情况。这意味着法院会考虑罪犯是否按照判决书的要求进行财产刑的执行,是否有积极退赃退赔的行为。
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还会综合考虑附带民事裁判履行情况。这意味着法院会考虑罪犯是否按照附带民事裁判的要求进行履行,是否有积极履行的行为。
最后,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罪犯退赃退赔等情况。这意味着法院会考虑罪犯是否有退赃退赔的行为,是否有积极主动向受害人赔偿的意愿和行动。
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退赃能否减刑还需要结合以下因素作出决定:
在司法实践中,发现行为人暗中送财物或者家属代为收受财物而及时退还的情况,由于行为人缺乏受贿的故意,不应以犯罪论处,也不涉及到“积极退赃”减轻处罚的问题。
对于因悔罪或未把允诺的事办成而退还财物的情况,司法实践中对于其性质的认定存在不一致。
对于因对方索要而退还财物的情况,大体上可分为对方对索贿不满要求退还、对方谋取利益的目的未达到要求退还、对方因受到追查而要求退还三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