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民法院关于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立功法律知识

高人民法院关于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02

 
111831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8]8号

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为了准确界定自首和立功,以及对具有自首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进行刑罚适用,现就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进行解释:

第一条 自首

(一)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现或未受到讯问、强制措施时,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

自动投案的情况包括: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二)如实供述

如实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如果犯有多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部分犯罪,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行为认定为自首。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除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外,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第二条 立功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立功论。

第三条 自首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延伸阅读
  1. 收受财物后退还或上交的法律规定
  2.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3. 最高法院、最高检发布关于职务犯罪立功的意见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 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
  3.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4. 戴罪立功的含义
  5.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6.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7.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案标准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