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应当减刑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13
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措施。是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那么有哪些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应当减刑?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重大立功表现对刑罚减轻的影响
减刑的定义和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些刑罚属于自由刑的范畴,其中管制是限制自由刑,而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则是剥夺自由刑。因此,减刑主要是指缩短自由刑的执行期限,与其他刑罚执行中的减轻制度有所区别。
重大立功表现的减刑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可以应当减刑:(一)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二) 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并经查证属实;(三) 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四)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五)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六)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
减刑的执行期限
根据刑法规定,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有以下规定:- 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年。
减刑的计算方式
对于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减刑的计算起始时间有所不同:- 有期徒刑从减刑之日起算;- 无期徒刑从原判决之日起算。
其他刑罚执行中的减轻问题
除了减刑制度外,其他刑罚执行中也存在减轻的问题。例如,在死缓减刑中,如果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没有再犯罪行为,刑种可以变更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虽然这也具有减刑的性质,但它是死缓制度的一部分,与我国刑法中的减刑制度有所不同。然而,如果在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后,犯罪分子符合减刑条件,则可以视为减刑。
刑罚执行中的减轻问题
灾祸缴纳罚金的减轻
根据我国刑法第53条的规定,如果因为遭遇无法抗拒的灾祸而缴纳罚金确实困难,可以酌情减少或免除罚金。然而,这种罚金的减轻并不是因为受刑人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而是根据其实际负担能力采取的一种灵活执行措施。
附加刑的减轻
在刑罚执行中,附加刑也存在减轻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57条第2款的规定,在将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将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然而,这只是随着主刑的减轻而对附加刑进行的一种调整,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