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要满足哪些条件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2-27
犯案后的嫌疑人,主动到公安、司法等有关机关承认自己的罪行,有悔罪表现的行为就是自首。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主观恶性、自首早晚的具体情况量刑。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自首制度及其条件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制度适用于所有犯罪,旨在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悔过自新,以及促进案件的侦破与审判。自首可以分为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
一般自首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包括:
- 犯罪嫌疑人犯罪后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指的是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犯罪嫌疑人直接向相关机关投案,接受审查与裁判。
-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实供述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在判断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若犯罪嫌疑人犯有多个罪行,但只如实供述其中部分罪行,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罪行的行为认定为自首。
-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作为共同犯罪成员的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时必须交代同案犯的罪行,否则供述不能视为如实。
-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再次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 若由于客观因素无法全部交代所有犯罪事实,但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的,也应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若隐瞒主要犯罪事实或者以交代轻罪掩盖重罪,就不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后为自己进行辩护、提出上诉或者更正、补充事实的行为应当允许,不能视为没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特别自首
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对于特别自首,根据司法解释,若如实供述的罪行与已掌握或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若如实供述的罪行与已掌握或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且较重,一般应从轻处罚。
此外,若行为人在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期间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虽然不属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但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也可以视为特别自首。
自首在量刑中的影响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自首在量刑中体现为几种不同的处罚幅度:
- 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是现行刑法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予以从宽处罚的原则性规定。
-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在量刑时,无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是否严重,都必须考虑减轻免除处罚。即使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该判处死刑的,也要减轻处罚,不得判处死刑。对于不是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其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般应考虑免除处罚。
判断是否属于重大立功时,需要将犯罪行为进行比较,只有在功大于或等于过的情况下才认定为重大立功,否则只认定为一般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