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17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搬迁。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如果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并造成损失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处分。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拆迁人应当依法办理拆迁手续,包括拆迁许可证等。
2、如果拆迁公告规定的拆迁期限已经届满,包括补偿安置协议或裁决所定的拆迁期限以及主管部门或人民法院签发的公告指定的搬迁期限,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搬迁。
3、经过多次劝解和思想工作后,被拆迁人仍然拒不搬迁。
4、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提供货币补偿或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如果被拆迁人拒绝接受,拆迁人可以申请提存,以保证被拆迁人获得权利的补救。
5、拆迁人已经为被拆迁人做了必要的安置和补偿,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仍拒绝搬迁。这是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
6、在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向公证机关办理被拆除房屋有关事项的证据保全。证据保全的目的是保留被拆除房屋基本情况的原始证据,以防止因拆除等原因而消灭或破坏。一旦事后发生纠纷,可以及时查询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