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09-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八)》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被判处死缓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实际执行的刑期有最低服刑时间的限制。
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次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由于累犯具有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刑法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于累犯和毒品再犯,即使犯罪情节较轻,也要体现从严惩处的精神。对于被判处死缓的累犯,必须从重惩处。
根据修正案(八)的规定,对于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而判处死缓的罪犯,法院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这是因为这七种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应当判处死刑,但由于具有法定从宽情节,不宜立即执行死刑。限制减刑的条件完全符合刑罚的精神。
“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是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创的一个术语,在原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对于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界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有组织犯罪可以分为六种:简单共同犯罪、结伙犯罪、团伙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在贯彻刑法修正案(八)时,对于有争议的“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应该作狭义界定,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和邪教组织犯罪。根据前述规定,对于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并被判处死缓的罪犯,也适用限制减刑的规定。
综上所述,限制减刑适用于累犯、七类严重犯罪以及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被判处死缓的罪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犯罪必须是在判处死缓的同时才能适用限制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