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1-26
防卫过当并非独立的罪名,而是用于描述防卫行为的性质。它不会对构成何种罪行产生决定性影响。刑法中也没有具体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和适用的法定刑。因此,不能将其视为"防卫过当罪"。一些学者主张,在罪名前加上防卫过当进行限制,例如"防卫过当过失致死罪"、"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罪"等,以区别于一般的犯罪行为。然而,这种做法缺乏充分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只会增加罪名的表达复杂性。实际上,应根据防卫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和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判断,如果防卫人因过失造成不法侵害重伤或死亡,应分别定罪为过失重伤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防卫人基于间接故意造成不法侵害人伤害或死亡,应分别定罪为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防卫过当只是在量刑时应考虑的情节。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然而,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处罚。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